国旅电话

0592-5718190

中国国旅(厦门)国际旅行社

发展红色之旅,西柏坡旅游景区基础设置日趋完善

厦门旅行团 中国旅游报 2019-04-23
[导读]旅游景区的完善代表这一个景区的成熟度,只有完善的基础接待游客设置,才能让景区人气日渐高升
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 

    4月12日,记者现场走访了解到,西柏坡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紧邻停车场,游客抵达后,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咨询和服务的场所,然后顺着线路,参观西柏坡红色文旅小镇、西柏坡纪念馆、中共中央旧址等。而紧邻景区的梁家沟村则建设了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的住宿设施,为过夜游客带来便利。 

    为了更好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,2016年开始,西柏坡镇积极开展公共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,建设污水处理设施、广场等,环境改造突出红色元素。记者日前走进梁家沟,一探“红色圣地的绿色乡居”,只见平整的两层小楼一字排开,庭院洁净,花木葱茏。楼上住宿,楼下自住。 

    梁家沟村原本村落分散,1959年建立水库移民村,2009年规划新民居建设,2018年实现旧村整体拆迁。梁家沟村村主任韩志平介绍,2015年,梁家沟村明确了“旅游立村二次创业”的思路,围绕西柏坡打造旅游专业村,并基于此做了大量工作,如外出调研,去往浙江桐庐、北京司马台等地学习,积攒经验;开展餐饮、礼仪等培训,提高旅游从业者技能;提升住宿质量,树立接待示范户;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,统一经营管理;设立村游客接待中心,打开服务“窗口”。据统计,近年来,“村旅游接待设施旺季时,入住率能有70%。村民年人均收入万余元,主要来自旅游收入。” 

    现在,梁家沟村正在建设红秀剧场,计划推出旅游演出项目,丰富游客的夜生活。2019年,梁家沟村还将升级游步道,使其兼具健身、休闲功能,并发展采摘园,让游客来了可登山、可健身、可采摘、可购买土特产。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作用,提升全村住宿接待水平,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。 

    开展文旅扶贫带动百姓增收 

    如今,在梁家沟村旧址兴建的红色文旅小镇已经颇有人气。走进小镇,只见沿街商铺林立,上海雪花膏、长沙臭豆腐、河北烧饼、剪纸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,还有当地村民摆摊售卖特色纪念品、农副产品等。梁家沟村副主任韩素梅说,2018年,梁家沟村以土地入股获得分红。村民还可以在小镇开店摆摊,当保安、服务员等。 

    除了红色文旅小镇,西柏坡还涌现梧桐溪谷生态农林种植观光园、柏里溪农业观光园、梁家沟美丽乡村农家乐、红湾酒店、柏里水乡等诸多项目。红色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,当地产业发展和扶贫事业就得益于这些项目的带动。 

    韩永忠说,旅游业是当地扶贫工作的支柱性产业。2016年开始,当地围绕脱贫攻坚,积极开展产业扶贫、项目扶贫、资金扶贫等,引导当地民众流转土地,种植苹果、核桃等经济作物,并与信誉好的企业合作,以扶贫资金等形式入股分红。 

    “近几年,政府支持力度大,村容有改善,生活有提升。很多村民加入公司,成了景区讲解员。”平山县红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封贵海说,现在公司有讲解员54名,都是经过纪念馆有关部门考核培训后上岗的。去年国庆假期,是该公司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长假,讲解员们基本每天能有两批次的接待量。“为了规范管理、保证讲解质量,公司要求所有讲解员每天最多只能进行3批次讲解,每批次可获得100至120元。他们一年的收入接近4万元。” 

    平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智全海表示,近年来,平山县充分挖掘红色历史、文化元素、非遗资源等,并将其融入旅游发展之中、与旅游扶贫相结合。“平山县有些村庄原本很穷,当地村民多是种地或者外出务工。近几年,一些旅游项目的引进,带动了村民就业和增收。他们开设家庭旅馆和农家乐,接待游客或者售卖相关商品,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。”


标签:西柏坡景区设施 打印

其他厦门旅行团文章

消息

返回顶部